镀铝转移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双组份粘合剂在高温熟化过程中,主剂与固化剂快速相互交联产生的内应力造成的。这个原因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:如果将复合好的镀铝膜不进熟化室,在常温下熟化(需要数天的时间才能完全固化,没有实际生产意义,仅仅是实验),或在常温下熟化数小时后再进熟化室熟化,镀铝转移现象都会大幅度缓解或消除。







镀铝膜前往往会用普通胶带检查一下镀铝膜的镀铝层的附着牢度,在镀铝膜/胶带的剥离试验中,镀铝膜的镀铝层是不会剥下的,此时的镀铝膜/胶带的剥离强度≥2.0N/15mm;而将镀铝膜与其它薄膜复合后,经过熟化,复合膜的镀铝面的剥离强度急剧下降,大多会出现镀铝完全或大部份转移现象,此时的镀铝层的剥离强度好能达到0.6N/15mm左右,普遍是0.2-0.3N/15mm,甚至更低。如果镀铝膜迁移,那么抽真空的镀铝膜包装(如茶叶包装)会随时间推移,镀铝迁移,出现大的气泡;如果是果冻盖,在揭离时,只会将上层揭开,而仍吃不到果冻。 一部份有条件的企业曾做过这样的试验,如果选用进口镀铝膜,重复以上试验,其结果将完全不同,镀铝复合膜的镀铝层的强度仍很高,也不存在镀铝层迁移的问题。
目前仅极个别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提及镀铝复合膜剥离强度,如在YY0236-1996《药品包装用复合膜》中复合膜按材质组合分类的Ⅲ塑料、镀铝膜中,示例结构有OPP/VMCPP、PET/VMPET/PE,在强度要求方面,双层复合≥1.0N/15mm,内层与次内层≥2.5N/15mm。从以上标准中可以看出,OPP/VMCPP的强度要求≥1.0N/15mm,而目前市场上较大一部份产品仍不达标准 PET/VMPET/PE的结构中只有内层与次内层(VMPET/PE)的强度,而没有提及外层与次内层(PET/VMPET)的强度,这也是在回避目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。如按现在存在较低水平制定镀铝复合膜的标准,用户无法接受;如定的过高软包装企业又达不到。
您好,欢迎莅临华福包装,欢迎咨询...